#20240304周-读书

AI summary
date
Mar 4, 2024
slug
newsletter-0304
status
Published
tags
产品经理
阅读
summary
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.0》读书笔记
type
Newsletter

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.0

摘录

前言

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——想清楚、做出来、推出去,对应着互联网公司里三个最核心的岗位——产品、技术、运营。
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推己及人的同理心,以及同情共感的情商。
一位投资人前辈跟我说过——如果你不想仅仅做事,还想通过改变人来改变世界,有两种方式:第一,像现在这样,不断输出自己的总结、价值观与方法论,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;第二,像乔布斯那样,做一个惊艳世人的产品,让世人自己去体会、总结。

初始:大话产品经理

产品经理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的核心:用心听,但不要照着做。
创造力、洞察力和对客户的感知力渐渐成为核心要素,而这些就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。
任何一个行业,从诞生到成熟,似乎都会经历从先重技术、抓生产制造,到重产品、抓创意设计,再到重运营、抓市场营销的过程。之后,再从一个成熟行业里诞生出更多新的、细分的行业,如此循环往复。
一看到问题,马上就想答案,这是典型的“学生”思维,因为我们所受的学校训练,绝大多数都是针对“经过简化的问题”:有确定的目标、完备的信息,有刚刚学过的解法,有标准答案……而职场中,面对的问题通常目标不明、信息片面、闻所未闻。特别对产品经理而言,各种用户提的问题,一般都是经过扭曲、有欺骗性的,要怎么解决也没有标准答案。
3.05m高的货车过3m高的山洞问题分析案例(多问问题)
为什么要过山洞?可能是因为装着一车西瓜,要运到山洞另外一侧的水果批发市场卖掉。所以,“过山洞”并不是目的本身。
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谁?是货车司机?我发现在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里,都觉得自己是司机、是货主、是批发市场的小老板,或者是路政部门的工作人员。角色不同,对解决方案的选择也会有差异。
是否有路可绕,绕路有多远?思路拓展一下,将问题转换为基于成本的考虑,成本涉及油费、时间,可能还有过路费。
过了山洞以后还有多远?如果还要跑一段高速,可能“放气”这一招的结果就很危险。
此事发生的频次是多少?如果经常发生,假设一个场景,这个山洞是几十年前造的,确实比较窄,如今经常有一些大车过不去,得绕路。这时候,也许“挖洞”扩建一下,反而变成了最应该做的事情,甚至新开路都值得。这叫“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,反复做的事情求最优解”。
产品经理碰到的实际问题,往往没有完美的方案,只有去用心研究,才能够找到相对合理的方案。
团队成员一般会分为以下三个角色。产品:让产品有用;技术:让产品可用;设计:让产品好用。

产品:关键词与分类

产品: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
  • 某个:任何一个产品都没法解决所有问题。特别是在产品早期,要有针对性地满足某些用户的某些需求,要有明确定位。大包大揽是产品成功以后的结果,不是一开始的做法。
  • 问题:理想与现实有差距,人们想缩小甚至消除这个差距,就会产生各种问题,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说,就是有了用户需求场景。
    • 用户:这个问题是谁的问题。
    • 需求:问题的核心是什么。
    • 场景:用户在什么情况,以及何时何地碰到这个问题。
  • 东西:指有形的实物或无形的服务,一般是一个有目标的解决方案,包括常说的产品、功能、特性、服务、流程等。
客户(customer),指付钱买产品的人;终端用户(end user),指最终使用产品的人。
满足需求其实有三种办法:提高现实、降低期望、转移需求。
互联网从PC时代过渡到了移动时代
与PC产品更正式、更侧重工作场景相比,移动产品更随意、更侧重娱乐或生活场景。临时兴起的需求变多,需求也更加碎片化,经常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满足很小的一个需求点。
用户场景从电脑屏幕前变成了生活中随时随地,有了新的使用时间、使用地点,需要更多地考虑用户使用产品时周围环境的因素。
产品经理都是分类控
从产品与用户的关系角度,分为三类:单点、单边、多边,其中多边又可以分为双边、三边等。
  • 计算器是个典型的单点用户型产品。只要有一个用户使用,就能产生完整的用户价值。虽然启动简单,但没法形成网络效应,用户的转移成本很低。
  • 电话是个典型的单边用户型产品,需要有一群人同时使用。使用这个产品的用户越多,每个用户的价值越大,产品也就有了网络效应,可以像黑洞一样把用户都吸引过来。
  • 多边用户型产品一般都是平台级产品,需要几群不同的人一起使用才能产生价值。最典型的就是知乎这个问答网站——由提问者、回答者、围观者构成三边。少了任何一边都不行,可想而知有多难。但这样的产品一旦启动起来,惯性也更大,壁垒也更高,更难被干掉,而且市场也更倾向于集中,更容易出现垄断巨头。
从用户需求角度,把产品分为6大类:工具、内容、社交、交易、平台、游戏。
小结一条常见的产品发展路径:从一个小工具单点启动,快速获取用户,然后让这些用户彼此吸引,留下个人信息和用户关系,转社交,黏住他们;或者从内容转社交,建立互动探讨的机制;接着设法转交易,给他们卖一些符合调性的东西;继而引入各种合作方,成为平台……越往后想象空间越大。
用户类型角度:2B(to Business)与2C(to Customer);2G,面向政府(Government);2D,面向开发者(Developer)
企业vs个人:目标用户不同,2C的产品是个人用,2B的产品是企业使用,典型的如ERP及各种Saa S系统、协作工具、客服工具、HR财务系统等。
群体vs个体:一个B2B供应链的工具、平台,需要上下游一起用,才能产生效果。
工作vs生活:2B的产品是生产资料,2C的产品是生活资料。2B重商业价值,2C重用户体验。
产品形态角度
BS结构(Browser-Server结构):对研发团队来说,大部分工作在服务端,或者说云端,客户端借助一个浏览器来做展示。这种产品特别敢于尝试新功能,有问题只需要在服务端修改即可搞定。它的研发过程相对简单,最大的优势就是“快”;跨平台
CS结构(Client-Server结构):需要安装的客户端,还会有一个服务端,手机里的App、电脑里安装的软件就是这种。这种产品出了问题,经常需要改客户端,那就得重新通过渠道发安装包,用户还得升级后才能改正。
软硬结合:除了软件部分,还有硬件实体。比如各种手环、智能家居的电器。它对质量的要求更高,如果硬件上有Bug,要么召回,要么只能变废品。所以,有了硬件部分的产品,更新换代的速度会明显降下来,能做到6个月左右升级一次就已经很快了。
大实体:有软硬件更有服务。

概念:提出与筛选

产品概念提出的几个关键要素
  • 核心用户:产品目标用户中最重要的用户是谁,表达为一个抽象的人群。核心用户定义得越精准,产品设计、推广等过程中的目标将越明确。
  • 刚性需求:Ta们碰到最痛的痛点是什么。刚性需求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:真实、刚需、高频。
  • 典型场景:这些痛点最常出现在怎样的生活、工作情况下。在某种情景下、某时某刻,用户能想到,最好是能第一个想到你的产品。这个时刻就是产品的唤起点。
  • 产品概念:用什么方案解决,用一个词、最多一句话概括你的解决方案。“你为了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需求,做了什么东西?”
  • 竞争优势:相对已有方案,有什么突出优势。
竞品:相似的产品→能满足同样需求的不同产品(从表层到深层需求)→所有消耗用户时间的产品。竞品分析不应该单单停留在对“产品功能”的分析上,还可以去寻找你这个功能背后要满足的“用户需求”,能解决同样“用户需求”的其他解决方案,也是竞品。这种分析,会给产品带来新思路、新方向。
互联网/手机上的所有产品都是竞品,竞争的是用户仅有的那点时间。
产品如何寻找切入点(淘宝首页分析案例)
  1. 确定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
    1. 做用户细分,列出可能与淘宝首页发生关系的各种用户:买家、卖家、合作伙伴(即服务买卖方的服务商)、淘宝员工、竞争对手、机器爬虫,等等。
      判断每种用户的价值,排个优先级。这个例子比较简单,显然是“买家”最重要(整个淘宝谁更重要很难说,但首页一定是买家更重要)。
      判断“买家”这个用户群体的粒度是否足够细。如果够细,到此为止,如果不够,回到第一步再细分,并循环这三步。
  1. 确定这批核心用户的刚性需求和典型场景
    1. 类似地列出新手买家的各种需求:逛、购物、学习如何使用淘宝等。举个例子说明一下“逛”,“逛”不等于无目的的购物,而是“我没打算在淘宝买××,但我想来看看商家的底价,以及别人怎么评价这个东西”这类场景。
      对这些需求做价值判断。这个例子中,我们优先满足“购物”。
      判断“购物”这个需求场景的粒度是否足够细。如果够细,到此为止,如果不够,回到第一步再细分,并循环这三步。
寻找切入点,乃至后续的精细化运营的关键就是要对用户进行细分,所以,从目标用户中一层一层找到核心用户,是产品经理非常关键的一项基本技能。
  • 如果产品的用户是多边的,先根据不同角色分类
  • 新人、中间用户和专家
  • 根据人口统计信息(包括年龄、性别、职业、所在地、消费水平等)
  • 根据产品的业务场景
notion image
最外面一层的潜在用户,指向将来的想象空间与发展天花板;临近一层的目标用户,指所有现在能跟产品发生关系的用户群体;下一层的核心用户,指目标用户中最重要的那个群体;最里面一层的种子用户,指核心用户中最早接触的那一小批用户,通常是一些具象的、我们认识的个体。
 
种子用户是受你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困扰最深的一小群人,最早的一批用户,通常是某种意义上的熟人,你很清楚每个个体姓甚名谁,他们也常被叫作“天使用户”、“铁粉”、“用户顾问”。
做产品要顺势而为。这个势,说大点是行业的浪潮、公司和产品的基因,说小点是用户群体的特质、需求的特性、场景的特点。
对一类用户、需求、场景的深入定制,一方面可以成就一个产品,成为对手进入的壁垒,另一方面,这堵墙也有可能成为这个产品的牢笼。

需求:采集与用户研究

产品经理理解用户需求的过程,并不违背人类认知新事物的一般规律——从观点到行为,再从行为到观点,一样会从定性到定量,再从定量到定性,以实现螺旋式上升,使了解和证实在不断迭代中得到进化。
完整需求采集(淘宝产品案例)
  • 产品规划阶段:听用户“定性地说”,确定产品方向(做什么);随机抽样了40个用户做访谈,据此写出需求列表。
  • 项目早期:听用户“定量地说”,确定需求优先级(先做什么);投放了20万份调查问卷,确定了需求优先级的排序。当然,这只是确定优先级的辅助手段,最终做什么,还是由产品经理决定。
  • 项目实施过程:看用户“定性地做”,确定要先实现的那几个需求应该怎么做;设计的同时完成可用性测试,其间陆续找了10个用户来验证。
  • 上线后的优化阶段:看用户“定量地做”,根据产品的用户使用情况做数据分析,不断地改进产品。
作为一个具备很多专业知识的产品经理,只有能做到秒变小白,回滚到自己完全不了解产品的心理状态,亲自去体会临场感,才能避免做出很多坑用户的产品。而最好的体会临场感的方式,就是到用户发生需求的场景里去。
腾讯的10/100/1000,相信很多产品经理都听说过: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,看100篇用户写的相关文章,处理1000个用户反馈。其实不用纠结数字和形式,关键是要保持和用户接触的强度。
需求的三种深度
  • 第一种深度——观点和行为。表面能听到、能看到的东西,一般是通过用户怎么说、怎么做直接表现出来。如果只到这个层次,是做不好产品经理的。
  • 第二种深度——目标和动机。用户为什么这么说、这么做?如果能找到目标和动机,会稍微好一些。但相对第三层,这里还是要实在一些。比如,用户说希望开始每天健身、跑步,目标是减肥。再往深层挖,其价值观层面的需求可能是为了在朋友面前呈现出积极向上、健康的自己。
  • 第三种深度——人性和价值观。最底层的,最稳定的需求,人类社会诞生的千万年来,基本上没怎么变。如果能把需求挖掘到这个层次,就找到了产品最本质的用户价值。
移动互联时代,随着各种需求场景的碎片化,意味着用户,特别是C类用户的使用行为越来越“浅尝辄止”,成为专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。所以,各种产品对新手的友好越来越重要。
制定产品原则的前提是一个产品做过需求采集且信息足够充分。

转化:需求分析与Y模型

从“问题中心”的思路出发,只要能搞定问题,用什么方法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从“方法中心”的思路出发,方法本身就是核心追求,至于这个方法究竟能解决哪些问题,可以暂不考虑。
在一个团队中,技术人员的思维侧重方法中心,业务人员的思维侧重问题中心,而产品人员则要融合这两种思维——需要先“问题中心”,尽快找到“用户需求”,回答Why和What;然后“方法中心”,最终设计出“产品功能”来回答How。
notion image
  • “1”是用户需求场景,经常简单说成用户需求。这是起点,是表象,是需求的第一种深度——观点和行为。
  • “2”是用户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,是需求的第二种深度,产品经理在思考用户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公司、产品的目标。
  • “3”是产品功能,是解决方案,是实施人员能看懂的描述。
  • “4”是人性,或者说价值观,是需求的第三种深度,是需求的本质。
Y模型的不同阶段,各自需要回答的一些问题,可以总结为6个W和2个H。
“1”这个阶段的问题主要是Who(用户)、What(需求)和Where/When(场景)。
“1”到“2”和“2”到“4”这个阶段,对应上一章提到的需求的三种深度。其间,要回答Why:不停地往下深挖需求。当然,有些细碎的用户需求,不一定会挖到“4”,所以“2”到“4”是虚线。
“4”到“2”再到“3”的过程中要想清楚“How”:问题怎么解决。
“3”这个点,要回答Which和How many。Which是指选哪一个方案,做哪一个功能,这背后其实是对价值的判断,比如怎么评估性价比和优先级。How many是指这一次做多少个功能,考验的是对迭代周期、MVP的把控。
和任何一个市场一样,汽车也经历了“从无到有”阶段拼功能、拼价格、拼质量等,以及“从有到优”阶段拼个性、拼服务、拼体验、拼品牌等的完整过程。
我们没法创造需求,只能创造出用户没见过的解决方案,从而更好地满足需求。
需求分析可以分为两大步骤。先是“1→2→4”,要深入,尽可能洞察透彻;而“4→2→3”则要浅出,力争给出尽可能简单的方案。
从“Y模型”的角度来诠释,攀梯术做的就是 “用户需求(A)→用户目标→人性与价值观(V)”的探究。对于“满足需求的产品”与“让用户尖叫的产品”,其区别就在于“1”(用户需求)和“3”(产品功能)是否与“4”(人性)之间建立起了关联。
攀梯术的基本手段,是通过一系列直接的探询式问句来洞察人性。
  • “为什么那个东西对你来说很重要”和“那个东西对你意味着什么”
  • 情境唤起:通过让用户假想、回忆(使用产品的)情境,引起Ta的思考。
  • 假设某物或某状态的缺失:让用户思考,某物/状态如果缺失了会怎样。
  • 反面攀梯:用户无法说出做某事或想要某种感觉的原因时,可询问Ta不做某些事情或不想产生某种感觉的原因。
  • 时间倒流:对比让用户反思过去,并与现状对比。
  • 重定向——沉默或重述确认:用沉默或通过再次询问确认的方式来鼓励用户继续讲。

功能:细化与打包

功能的价值判断
  • 广度:潜在用户数*单用户价值
  • 频度:需求频次*单次复杂度
  • 强度:不可替代、紧急、持久
  • 在产品的不同阶段,对上面提到的广度、频度、强度,会有不同的侧重点。
KANO模型:对功能进行分类。基础功能、亮点功能、期望功能、无差别功能、反向功能(成本、收益)
确定“最小可行产品”,即MVP(Minimum Viable Product)。MVP是指的是满足“用户愿意用、最好愿意付费”、“用户易于使用”、“团队有能力实现”的最小功能集合,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最终产品使用,有些甚至只能用来演示。
我们经常听到迭代、敏捷、试错、小步快跑、持续交付等这些说法,其实它们都表达了相似的价值观——尽可能早地改正错误。

执行:立项组队与研发生产

立项就意味着研发资源的正式投入。在这个节点的验证,叫原型验证。之前的验证,主要目的是验证用户需求抓得准不准,而本次验证则是考察用户是否认可解决方案。(POC(Proof of Concept)产品概念测试)
NPS(Net Promoter Score)指净推荐值,是一种计量用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产品可能性的指数。作为一种流行的用户忠诚度分析指标,它专注于用户口碑。NPS =(推荐者数 – 批评者数)/总样本数×100%
MRD: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,市场需求文档,除了描述问题,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,还要给出解决方案。这个文档比较像产品规划和商业计划书(BP, Business Plan),是写给资源拥有方看的。(Why: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;What:产品MVP包含哪些功能及要做什么;How:项目计划及风险对策等)
PRD: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,产品需求文档,是在项目过程中写给开发、测试、设计师看的,仔细描述产品功能要怎么做。
产品经理视角的项目流程
notion image

成长:规划与迭代

成功的产品都是相似的,因为每个环节、每一步都要做对,而失败的产品各有各的不同,因为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垮掉。
发射火箭:这意味着点火之后,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干预发射结果了,这叫发射火箭的模式。
开车出门:边走边看,就是开车出门的模式。(做产品)
这两个比喻在书中是用来说明,在做产品,特别是互联网产品时,很难做到像发射火箭那样,在点火前收集到足够充分、完备的信息,准备好一切后再发布,也就说无法事先“规划”。我们面对的局面往往是信息很难收集、市场在快速变化,所以做产品更像是开车出门,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,然后走一步看一步,这就叫作“迭代”。
再看这一对词,你会发现规划的一步步来,是以自我为中心、以公司为中心的,是生产驱动的。而迭代的一步步来,是需求驱动的,是对用户反馈的不断响应,需要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来一步步调整。
规划是战略布局,是定方向,做正确的事;迭代是战术实施,是定走法,正确地做事,二者各有短长。
提问(怎么在规划PK会上,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把别人干翻。)
1. 每次对方讲完PPT。为什么要做这件事,不做的话会“死人”吗?
2. 看到对方从总体KPI分解出的目标。这是用户的目标还是我们的目标,是不是老板的目标,老板换了怎么办?
3. 看到对方从用户需求出发,引用了一个观点。这个用户有普遍性吗,能代表多少人,这类用户对我们的优先级是什么?
4. 看到对方引用一个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。数据来源是什么,什么时候获取的,是怎么采样的?
5. 看到对方的规划写得太实在,都是项目方案。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个产品线的大图,5年后这个产品是什么样子,你实现整个图景的路径是什么?
6. 看到对方写得太虚,都是画大饼。未来的确很美好,但怎么实现?现在如果只做一件事,最重要的是什么?你打算怎么做?
7. 看到一个运营方案需要资金预算。你能给出量化指标吗,ROI是多少,这笔钱真的能用在最看重的用户身上吗,会不会被不投钱就已经很活跃的用户花掉?
8. 看到要做的事情太多。这么多事情,你打算组建多少人的团队,他们都需要什么能力,怎么分工?如果只给你两个人,怎么办?
9. 看到要做的东西真的很吸引人。实现路上会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,你打算怎么解决?需要大家怎么配合你,你打算如何说服各个部门都来帮你?
10. 看到具体的项目。你这些项目需要占用的开发资源有多少,如何给技术同学带来成长和成就感?
通过问答的方式,可以提升思考的深度。
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加快速度呢?答案就是低成本验证。低成本验证的理念,本质上和迭代的思路完全一致: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下,不断地用最少的时间、成本去获取市场反馈,不断修正前进方向。

运营:先验证再扩展

如果一定要有所区分的话,那么产品经理的职责是将产品做出来,保证其“有用”,而运营的职责是将产品推出去,保证“有人用”。
产品希望知道的是,这个解决方案背后的那个问题,希望由产品来做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这件事,因为这才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,而细化功能、写PRD什么的,其实并不是关键。
从企业发展层面来看,依次要经历定位、需求、产品、流量、用户、收入、盈利、品牌这些阶段。对应要做的事情有:给产品定位→采集需求回来分析→做产品功能→产品上市以后要获取流量→把流量转化成有价值的用户→从用户身上获取收入→实现盈利→沉淀为品牌。

案例:商业模式、创新与行业

创新需要满足两个条件:市场有需求,技术能实现。

蜕变:从产品助理到CEO

如果你每天的工作都是写PRD、画原型、做Demo的话,那基本就是刚刚入门。你接到的是一个相对明确的任务,要能听懂,所以需要不少领域知识;要产出给技术人员看的需求文档,所以要懂点技术;要制作给设计人员看的原型,所以要懂点设计,这都是入门的基本功。
完美,不是无一分可增,而是无一分可减。
百度可以不注册就使用,不用知道你是谁,但技术驱动的中心化搜索,又能保证算法大权在握;阿里需要知道你是谁,依托各方利益交换形成商业模式,是一种运营驱动的“做生意”;腾讯不但知道你是谁,还要让个体之间互动,形成用共识来维护的集体社区,需要用产品来驱动。
好产品改变世界,产品经理改变产品,我们来改变产品经理。
生活中,处处皆产品,处处可用心。
 
 
以上内容仅供自己个人学习,如果介意烦请私信或留言。
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, please contact me.